2014年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重點工作責任分工
|
序號 |
目標任務 |
分管領導 |
責任科室 |
1 |
大力推進城鎮化跨越趕超 |
抓好全省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。2014年全市完成城鎮化重點項目建設投資1000億元,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,達到45%左右。 |
張義波 |
城鎮化
辦公室 |
2 |
抓緊修編完善聊城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,指導各縣(市區)完成城鎮化規劃編制。組織開展城鎮化“提質加速、城鄉一體”行動,引導各縣(市區)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。 |
張義波 |
城鎮化
辦公室 |
3 |
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|
全面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,年底前全市基本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。 |
張義波 |
城建科 |
加快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,新增污水管網300公里,新增垃圾處理能力600噸/日,年內城市和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4.5%和98%。 |
張義波 |
城建科 |
加快集中供熱、供氣設施建設和老舊管網改造,年內全部改造完成灰口鑄鐵管道和15年以上的老舊管網。 |
張義波 |
城建科 |
加強城市安全管理,年內建設城市井蓋和橋梁信息管理系統。 |
張義波 |
城建科 |
4 |
突破示范鎮建設。完善考核指標,強化考核引領。小城鎮建成區增加人口3.6萬人,為城鎮化水平貢獻0.6個百分點。 |
張義波 |
村鎮科 |
5 |
加強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,力爭年內全市55%的建制鎮、60%的農村新型社區建有污水處理設施,鄉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40%。 |
張義波 |
村鎮科 |
6 |
扎實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。集中連片建設103個新型農村社區。一是提高規劃設計水平。二是完善配套基礎設施,推廣地源熱泵系統應用,解決社區居民冬季供暖問題;抓好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配套完善。三是推進農村新型社區納入城鎮化管理。對已建、達到標準的社區納入城鎮化統計。 |
張義波 |
村鎮科 城鎮化
辦公室 |
7 |
積極申報新型城鎮化試點,力爭全市有一個縣、一個小城鎮列為全省試點。 |
張義波 |
城鎮化
辦公室 |
8 |
全力以赴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|
發揮市重點項目聯席會議秘書處職能,組織實施“聊茌東”大三角、“五環聊城”、鳳凰湖等20大城建重點項目建設,完成投資240億元。確保市民文化活動中心等8個項目全面完成。 |
張春杰
尹繼罡 |
重點項目
秘書處 各工程建
設指揮部 |
9 |
實施市城區44條主次干道工程、30條城區路網道路、61條背街小巷路口改造。 |
王愛生 張春杰 |
項目科 道路橋梁
指揮部 |
10 |
實施湖南路徒駭河大橋、松桂河橋、聊位河橋、二干渠橋等10座橋梁工程。 |
王愛生 張春杰 |
項目科 道路橋梁
指揮部 |
11 |
實施柳園北路、昌潤路、花園路、望湖公園等7條道路和1個公園等綠化工程;實施東南湖改造、青年渠等湖河水系工程。 |
張春杰 趙樹奎 |
項目科 湖河水系
指揮部 |
12 |
推動城鄉住房工作實現新突破 |
加快回遷安置房建設步伐。成立棚戶區改造領導小組,將考核結果納入城鎮化考核范圍。完成安置房建設6.6萬套。 |
丁東明 周長春
張義波 李濟哲 |
開發科 住房保障科 城鎮化辦公室 |
13 |
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。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房37931套,基本完成9500套,其中改造列入中央和省計劃的棚戶區24480套,開工建設公租房11389套。制定并軌實施細則,確保年內實現廉租房和公租房統一規劃建設、統一準入分配、統一運營管理。加強住房保障工作考核。 |
丁東明 周長春 李濟哲 |
住房保障科 開發科 |
14 |
抓好房地產市場的監管 |
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制度,加強房地產開發合同執行情況的日常巡查。 |
丁東明 李濟哲 |
開發科 |
完善商品房預售審批和預售資金監管制度,嚴格預售資金撥付程序,強化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制度。推行二手房網上簽約,規范房屋交易行為。進一步健全完善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。 |
丁東明 苗慧清 李濟哲 |
房地產產
權產籍管理處 房地產交易
市場管理所 開發科 |
15 |
提高物業服務水平。扎實開展“物業服務年”活動,開展環境衛生管理、公用設施設備管理、綠化養護、秩序維護等四個專項治理,將物業企業服務質量與資質評定、評優掛鉤,重點解決好物業服務質量不高、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不便、物業糾紛投訴等問題。 |
丁東明 尹繼罡 |
物管科 |
16 |
穩步推進農房建設與危房改造。加強質量監管,引導農民建設經濟安全、功能合理、綠色節能的新居,力爭年內新建農房3萬戶、改造危房1.6萬戶,全面完成中央下達的危房改造任務。 |
張義波 |
村鎮科 |
17 |
打造“干凈聊城” |
提升園林綠化水平 |
大規模實施道路、公園和景區綠化工程,建設城區林蔭大道、環城林帶、環城花帶等園林綠化項目建設,市城區新增綠化面積600公頃。 |
張春杰 趙樹奎 |
項目科 湖河水系
指揮部 |
扎實推進城區裸露土地綠化,完成60%裸露地綠化任務,全市新增綠化面積1000公頃。 |
張義波 |
城建科 |
積極開展爭創園林縣城活動,高唐、東阿、茌平爭創國家級園林縣城,陽谷、冠縣爭創省級園林縣城。 |
張義波 |
城建科 |
18 |
深入開展建設揚塵治理。新開工工程建設規模在20萬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全部安裝視頻監控系統,納入管理的渣土運輸車全部安裝衛星定位系統。 |
國孟德 趙永輝 |
建管處 |
19 |
按照“平、明、綠、美、凈、齊”的標準,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活動。加大對亂搭亂建、亂停亂放、亂掛牌匾、占道經營等行為的處罰力度,營造整潔衛生的市容市貌。 |
丁東明 趙繼渠 |
綜合整治
指揮部 |
20 |
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。完善農村基礎設施,加強村莊道路硬化,逐步由“村村通”實現“戶戶通”;結合開展“美麗鄉鎮、宜居村莊”行動,實施生態文明鄉村建設“百千萬工程”。從今年開始,每年建設100個示范村(社區),對1000個村(社區)進行環境綜合整治,讓100萬名農民受益,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,加快建設美麗城鎮和鄉村。 |
張義波 |
村鎮科 |
21 |
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 |
抓好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治理。實行網格化、差別化、標準化、信息化等“四化管理”,提高監管效能,將所有住宅工程劃網定格,逐個區域、逐個項目落實監管機構和監督人員,實現質量安全監管全覆蓋、無遺漏。實施質量監督抽樣檢測,防范不合格建材進場使用,在工地現場設立施工關鍵工序實體樣板。建立全市統一的工程質量檢測信息管理系統,對所有大中型項目實施遠程監控。完善政策標準、教育培訓、市場誠信三個體系,提升質量保障能力。確保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防治覆蓋率達到85%以上,新建住宅工程分戶驗收率達到100%,保修期內投訴及時處結率達到90%以上。 |
王愛生 |
質監站 |
22 |
積極創建優質工程。創省級“泰山杯”獎工程質量獎4項;“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治理示范工程”4項;省級優質結構工程15項。 |
國孟德 王愛生 趙永輝 |
建管處 質監站 |
23 |
扎實做好安全工作。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和企業建設,持續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,落實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動態管理和考核制度。力爭全年百億元建筑業增加值死亡率控制在0.5以內,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。 |
國孟德 趙永輝 |
建管處 |
24 |
規范建設市場秩序 |
加強 工程建設管理 |
規范勘察設計市場秩序,推進設計創優,深入開展勘察設計質量專項治理。 |
張春杰 |
設計科 |
積極推行工程項目管理制度,加強工程施工許可、竣工驗收等建設程序管理。 |
王愛生 馮云亮 |
工程科 行政許可科 質監站 |
創新招投標行政監管機制,強化評標專家管理,充實專家庫,推進電子招標投標,積極探索明標、暗標相結合的招投標方式。 |
王愛生 |
招標辦 交易中心 |
加快工程建設標準化建設,強化標準造價信息化建設。 |
張春杰 |
造價辦 |
加強建設工業產品市場監管,推進節能門窗應用和標準化生產安裝。 |
國孟德 李濟哲 趙永輝 |
建管處 節能辦 |
加大勞保金收繳力度,力爭完成勞保金收繳1.2億元。 |
趙樹奎 |
勞保辦 |
25 |
整頓規范建設市場秩序。集中開展建設單位肢解發包工程,勘察設計單位不執行強制標準,施工單位轉包或層層分包,監理單位監管不到位,招標代理、檢測檢驗等中介機構圍標串標、出具虛假報告、從業人員出租出借職業資格等六個專項治理。 |
楊延星 |
法規科 市場辦 |
26 |
加快建筑業發展方式轉變。引導企業向上下游產業延伸,拉長產業鏈,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。扶持企業做大做強,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骨干企業,重點扶持山東聊建集團有限公司晉升為特級資質,扶持5家總承包、專業承包企業晉升一級。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10億元。 |
國孟德 趙永輝 |
建管處 |
積極爭取列入建筑工業化試點示范市,加快推進建筑工業化。積極申報住宅產業化基地,推進國家A級住宅性能認定及國家康居示范工作,提升我市房地產項目品質。 |
李濟哲 |
開發科 |
27 |
加快建材裝飾業發展。全年完成建材行業產值45億元,裝飾裝修行業產值13億元。 |
國孟德 趙永輝 |
建管處 |
28 |
做大做強房地產企業。鼓勵房地產企業與建筑龍頭企業結成戰略聯盟,實現優勢互補,強強聯合,培育一批實力較強、規模較大的龍頭房地產企業。引導房地產業與文化、體育、旅游等產業有機結合,發展復合地產。引導企業拓寬融資渠道,不斷壯大資本實力。力爭2014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5億元,新開工面積400萬平方米。 |
丁東明 李濟哲 |
開發科 |
29 |
努力提高建設科技水平 |
大力推進綠色建筑發展。提請市政府出臺《聊城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》,建立政策激勵機制。完成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3個,積極創建綠色生態城區,推動綠色建筑由單體示范區向區域發展轉變。對機關辦公建筑、公益性建筑、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實行綠色建筑標準。 |
李濟哲 |
科教科 節能辦 |
30 |
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。集中連片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,完成120萬平方米改造任務。搭建起全市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,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5萬平方米,能源審計10萬平方米,安裝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子系統5個。加大太陽能光熱一體化強制推廣力度,建成太陽能光熱一體化應用面積50萬平方米。 |
李濟哲 |
節能辦 |
31 |
推進散裝水泥管理。加大“禁現”力度,強化預拌混凝土推廣應用,建成10家預拌砂漿企業。促進散裝水泥、預拌混凝土、預拌砂漿、散裝水泥制品“四位一體”全面發展,推廣散裝水泥190萬噸,散裝率達72%。 |
國孟德 李濟哲 趙永輝 |
建管處 散辦 |
32 |
積極爭取國家智慧城市試點,力爭市城區列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。 |
李濟哲 |
科教科 |
33 |
開展城建大招商 |
加大招商力度。充分發揮行業優勢,引進優秀建設類專業人才來我市發展創業,引進全國知名的大企業、大財團,努力在大項目招商上實現突破。深入推進全員招商,細化分解任務目標,嚴格落實獎懲措施,實行一票否決制度,確保實現市直部門招商引資“保二爭一”的工作目標。 |
丁東明 李濟哲 |
招商辦 |
34 |
加強隊伍建設 |
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。嚴格按照中央和省、市規定的環節步驟開展活動,不搞形式、不走過場,每一個環節都做深做細做實,堅持不懈糾正“四風”。 |
張連臣 丁東明 趙永輝 |
機關黨委 |
35 |
狠抓紀律建設,確保紀律的剛性約束。積極開展“庸懶散”專項治理,堅決杜絕紀律渙散的行為。 |
趙永輝 |
機關黨委 |
36 |
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,加強理想信念教育,建立健全規章制度,強化監督管理。 |
丁東明 趙永輝 |
機關黨委 |
37 |
加強計劃生育管理,爭獲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稱號。 |
李春榮 |
計生辦 |
38 |
加強社會治安防范和管理,排查矛盾,調處糾紛,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。 |
趙永輝 |
綜治辦 |